国内外实时财经新闻资讯
股市

2025 年 AH 股联动增强:政策驱动下的跨境资本配置新机遇

2025-05-12 作者:张译

2025 年 5 月,中国资本市场呈现显著的 "双市共振" 特征,A 股与港股的联动性升至历史新高。恒生科技指数单月涨幅达 12%,腾讯控股、美团 - W 等权重股获南向资金连续 20 个交易日净买入,累计金额超 300 亿港元67,沪深港通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 2000 亿元,标志着两地市场正从 "板块轮动" 转向 "价值共振"。这种深度联动的背后,是政策红利释放、资金结构优化与行业估值修复的共同作用。

一、政策破冰重构市场风险偏好

(一)中美经贸共识缓解地缘不确定性

5 月召开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达成关键共识,包括建立关税磋商机制常态化、扩大双向投资市场准入等610。这一进展直接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单日升值 200 基点至 7.05 关口,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风险溢价显著回落。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后首周,富时罗素中国指数期货持仓量增加 15%,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外资成交占比提升至 28%,反映出国际资本对港股市场风险重估的积极反馈。

(二)港股市场制度改革释放活力

香港证监会同步推出 "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优化" 计划,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纳入港股通标的,且二次上市公司市值门槛从 400 亿港元降至 100 亿港元。这一政策直接惠及快手 - W、哔哩哔哩 - SW 等中概回流企业,使其获纳入沪深港通标的后,南向资金持仓比例平均提升 12 个百分点。制度红利与政策预期形成合力,推动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从 2024 年底的 25 倍修复至当前 32 倍,仍低于纳斯达克 100 指数 45 倍的估值水平,存在显著修复空间。

二、资金流动呈现 "双向强化" 特征

(一)国际资本通过港股通加速布局

以华夏恒生科技 ETF 为例,其管理规模在 2025 年 5 月突破 500 亿元,前十大持有人中贝莱德、高盛等国际机构合计持股达 45%38。这类资金的配置逻辑呈现鲜明的 "哑铃型" 特征:一端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龙头(合计权重超 50%),受益于广告收入复苏(2025 年 Q1 互联网企业广告营收同比增长 22%);另一端是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硬科技标的,契合全球资本对 "中国芯" 自主化的长期押注。外资的持续流入使港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至 68%,市场定价效率显著改善。

(二)南向资金深化价值发现

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对港股的配置已从 "核心资产锚定" 转向 "全产业链覆盖"。除传统互联网巨头外,南向资金 2025 年 Q2 新增持仓集中在三个方向:

一、消费复苏链:海底捞、李宁等标的获增持,反映对香港本地消费回暖的预期(5 月香港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 18%);

二、高股息价值股:汇丰控股、香港中华煤气等股息率超 6% 的标的,成为抵御利率下行的优选;

三、港股独有稀缺标的:如生物科技 B 股(信达生物 - B、君实生物 - B),受益于 A 股科创板与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估值联动。

三、行业机会与估值修复逻辑

(一)互联网板块:从 "困境反转" 到 "增长重启"

2025 年以来,港股互联网企业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弹性:腾讯视频号广告收入单季度突破 100 亿元,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75%,快手电商 GMV 同比增长 55%27。这些变化推动机构投资者将估值锚从 "PS(市销率)" 转向 "PEG(市盈增长比率)"—— 当前快手 - W 动态 PEG 为 1.2 倍,显著低于 A 股同类公司 1.8 倍的均值,哔哩哔哩 - SW 基于 2026 年盈利预测的 PE 仅 25 倍,存在 30% 以上的修复空间。

(二)消费板块:两地复苏共振效应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 "跨境消费便利化" 政策落地,港股消费标的呈现 "境内外需求双轮驱动" 特征:

消费品零售:周大福、六福集团内地门店同店增速达 28%,香港地区游客消费额恢复至疫情前 150%;

必选消费:华润置地商业地产租金收入增长 15%,蒙牛乳业港澳地区液态奶市占率提升至 35%。这类标的的股息率与盈利稳定性兼具,成为连接 AH 股消费升级逻辑的核心纽带。

(三)高股息港股龙头:跨境配置的 "收益安全垫"

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 2.5% 的背景下,港股市场中股息率超 5% 的标的形成独特优势:长江基建集团(股息率 5.9%)、恒生银行(6.1%)等企业,因现金流稳定性强、分红政策透明,获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增持。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标的与 A 股高股息板块(如工商银行 AH)的溢价率普遍在 10% 以内,形成跨境套利的天然土壤。

四、策略建议:捕捉 AH 溢价收窄下的三重机遇

(一)溢价修复型标的

重点关注 AH 股溢价率超过 30% 的品种,如紫金矿业(H 股较 A 股折价 25%)、中国平安(折价 18%)。随着互联互通机制升级,此类标的在陆股通、港股通双渠道配置下,估值差有望向 10% 以内收敛。

(二)港股独有稀缺资产

布局 A 股缺乏的特色板块,如生物科技 B 股(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香港本地金融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这些标的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更易获外资定价权驱动上涨。

(三)政策红利弹性标的

关注直接受益于制度改革的领域:

中概回流股:百度集团 - SW、京东集团 - SW 等,纳入港股通后流动性溢价提升;

ESG 主题股:香港交易所(碳中和衍生品创新)、华润电力(海风装机量增长 30%),契合全球 ESG 投资趋势。

风险提示:

①地缘政治反复:中美科技脱钩风险可能影响港股硬科技标的估值;

②盈利不及预期: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增速若回落至 15% 以下,可能引发估值调整;

③汇率波动风险:人民币快速贬值可能抑制外资配置港股的积极性。

结语

2025 年的 AH 股联动增强,本质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的必然结果。当国际资本通过港股市场配置中国核心资产,内地资金借助港股通挖掘稀缺标的,两地市场正从 "估值割裂" 走向 "价值共生"。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联动既提供了跨市场套利的机会,也要求建立更立体的研究框架 —— 需同时考量两地政策协同效应、资金流动节奏与行业估值比价关系。在全球资本寻求 "中国确定性" 的背景下,AH 股中兼具 "业绩弹性 + 估值安全边际 + 政策红利" 的标的,有望成为跨境配置的核心抓手


如需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提观点及个股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切勿跟风后果自负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文章
  • upload/20250514143038.png

    《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构建法治化护航新体系

  • upload/20250514143406.png

    成都世运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千年蜀都奏响体育与文明的交响乐章

  • upload/20250514142643.jpg

    中美经贸关系重大突破:关税下调开启合作新周期

  • upload/20250514142759.png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航天应急能力与技术突破的里程碑

热门文章
© 2025 推果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4085383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版权所有:上海推果广告有限公司  意见反馈邮箱:25531762@qq.com  客服热线:1760075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