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实时财经新闻资讯
热门文章

安全生产考核新规出台:构建责任闭环,筑牢安全防线

2025-04-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这一制度创新通过强化考核巡查机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从 “软约束” 转化为 “硬指标”,为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制度创新:从 “单一考核” 到 “立体巡查”

《办法》首次将安全生产考核与巡查有机结合,形成 “考核 + 巡查” 双轮驱动机制。在考核层面,明确由国务院安委会统筹组织,对省级党委和政府、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实施年度考核,重点核查风险排查、事故查处、责任落实等六大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不仅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更与财政资金分配、项目审批等挂钩,形成 “责任 - 考核 - 奖惩” 闭环。


巡查机制则突破传统检查模式,采用 “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通过明查暗访、专家指导服务等手段,直击安全生产痛点。例如,2025 年一季度中央考核巡查组在甘肃发现某建筑项目脚手架未验收即投入使用,现场责令停工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这种 “发现问题 - 挂牌督办 - 整改销号” 的全链条管理,有效破解了 “检查一阵风、整改走过场” 的顽疾。

二、重心下沉:从 “省级统筹” 到 “地市穿透”

针对以往考核存在的 “上热下冷” 问题,《办法》创新性地将考核巡查延伸至地市级政府。通过随机抽查地市党委和政府,重点核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落实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成效等。2024 年度考核巡查中,全国共延伸考核 64 个市级政府,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176 项,移交倒查责任问题线索 96 项,暴露出部分地方存在的责任虚化、监管缺位等问题。


这种穿透式考核倒逼地市层面压实责任。例如,河北省在巡查后建立 “隐患排查 - 交办 - 整改 - 验收” 闭环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实行 “清单化” 管理,整改率达 100%。同时,考核巡查组注重 “解剖麻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推动同类问题系统治理。在山西太原某市场检查中,发现私拉乱接电线、消防设施缺失等问题后,当地举一反三开展 “三合一” 场所专项整治,关停隐患突出场所 32 处。

三、技术赋能:从 “经验治理” 到 “精准防控”

《办法》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考核巡查全过程。一方面,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危化品、矿山等重点行业实施实时监控,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例如,江西省在巡查中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某化工企业硫磺超量储存问题,避免了潜在的爆炸风险。另一方面,引入专家智库强化技术支撑,2025 年巡查组首次在矿山、危化等领域配备 “双专家”,既懂工程技术又熟悉法规标准,显著提升隐患识别精准度。


在应急管理部组织的 2025 年一季度巡查中,专家团队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检测等技术,发现并整改隐蔽隐患 237 项。更值得关注的是,巡查组创新采用 “隐患追溯” 机制,对事故企业倒查三年安全投入、培训记录等资料,从源头破解 “重生产轻安全” 的积弊。

四、责任强化:从 “被动应付” 到 “主动担当”

《办法》将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要求具象化,明确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负直接领导责任。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实施 “一票否决”,并约谈主要负责人;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规追责问责。这种刚性约束促使地方政府从 “要我安全” 转向 “我要安全”。


考核巡查的震慑效应已初步显现。2025 年一季度,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29.5%、24.4%,重特大事故下降 75%。在湖北,通过考核巡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危行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提升至 68%,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五、长效治理:从 “运动式整治” 到 “常态化监管”

《办法》建立 “巡查 - 反馈 - 整改 - 回访” 长效机制,要求被考核地区在收到巡查反馈意见后 30 日内制定整改方案,6 个月内报送整改落实情况。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过 “回头看” 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的实施挂牌督办。2024 年,全国共对 176 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督办,整改完成率达 98.3%。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考核巡查推动了安全生产从 “事后处置” 向 “事前预防” 转型。例如,山东省在巡查后建立 “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将全省 12 万家企业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风险动态监控和隐患自动预警。这种标本兼治的治理模式,正成为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常态。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的出台,是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之后,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它通过构建 “全链条、穿透式、智能化” 的考核巡查体系,将责任压力层层传导至 “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正如应急管理部负责人所言:“考核巡查不是目的,而是推动责任落实的手段。只有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才能真正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底线。” 随着这一制度的深入实施,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必将迎来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防控” 的历史性跨越。


推荐文章
  • upload/20250514143038.png

    《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构建法治化护航新体系

  • upload/20250514143406.png

    成都世运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千年蜀都奏响体育与文明的交响乐章

  • upload/20250514142643.jpg

    中美经贸关系重大突破:关税下调开启合作新周期

  • upload/20250514142759.png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航天应急能力与技术突破的里程碑

热门文章
© 2025 推果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4085383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版权所有:上海推果广告有限公司  意见反馈邮箱:25531762@qq.com  客服热线:1760075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