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郑州金融岛变身巨型 "金融课堂",由河南证监局、郑州市金融局联合主办的 "打卡金融岛 投教 ' 豫' 见你" 大型沉浸式投资者教育活动正式启幕。30 余家金融机构、期货公司、高校及科技企业联动,通过 AR 打卡寻宝、期货交易模拟舱、防诈剧本杀等创新形式,将严肃的金融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体验场景,吸引超千名市民参与,开创了 "场景化 + 年轻化 + 科技化" 投教新模式。
活动以 1.2 公里长的金融岛环形步道为载体,打造 "金融知识能量环",20 组主题灯光装置随夜幕点亮,实时滚动播放期货品种百科、防诈小贴士等动态画面。投资者手持定制 AR 地图扫码打卡,即可解锁 "期货合约解密""K 线迷宫 ""反诈密室逃脱" 等 12 个互动关卡。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搭建的 "期货交易模拟舱" 内,投资者戴上 VR 设备即可体验棉花、苹果等农产品期货的交割流程,一位参与的大学生表示:"第一次知道期货交易不是简单的买涨买跌,交割环节的实物检验流程让我对价格发现机制有了直观理解。"
金融防诈专区成为人气焦点,工商银行河南分行设计的 "防诈剧本杀" 场景中,投资者化身 "金融侦探",通过分析虚假理财广告、识别杀猪盘话术等环节,累计完成超 500 次反诈情景推演。现场同步启动 "金融安全卫士" 招募计划,300 余名投资者注册成为社区投教志愿者,形成 "教育一个人,辐射一个圈" 的传播效应。
活动首日的 "金融公开课" 邀请证监会专家、高校教授与行业领袖组成 "最强讲师团",针对近期热点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新型金融诈骗等议题展开深度解读。在期货知识专场,郑商所首席分析师通过玉米期货价格波动案例,详解 "期货如何帮助农民规避价格风险",台下从事粮食收购的投资者纷纷拍照记录;防诈课堂上,公安经侦专家展示的 "投资陷阱进化史"PPT 显示,2024 年新型网络诈骗中,以 "元宇宙投资"" 数字藏品理财 "为噱头的案件占比达 37%,提醒投资者" 警惕用科技概念包装的老骗局 "。
针对年轻群体,活动特别设置 "Z 世代金融实验室",雪球、同花顺等平台开发的投资互动游戏吸引大量 95 后参与。在 "模拟投资挑战赛" 中,参赛者用虚拟资金操作期货和股票组合,系统实时生成 "理性投资指数",得分前 100 名可获得金融机构实习推荐机会。数据显示,参与游戏的投资者中,62% 首次了解到 "仓位管理"" 止损设置 " 等风险控制工具,投教内容转化率显著提升。
本次活动实现 "监管 + 市场 + 高校 + 科技" 四方资源整合,30 余家参与机构各展所长:中信期货搭建的 "产业服务展区" 展示了期货工具在新能源产业链的应用案例;中原证券开发的 "投资者风险测评 AI 机器人",3 分钟即可生成个性化投资建议;郑州大学金融学院师生团队现场开展 "金融素养大调研",为后续投教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撑。活动同步启动 "金融岛投教基地" 共建计划,未来将打造常态化投教空间,包含金融历史长廊、虚拟交易实验室、投资者维权服务站等功能区。
河南证监局负责人表示,此次将投教活动与城市地标深度融合,旨在打破传统投教的 "严肃面孔",让金融知识真正 "可感、可知、可参与"。数据显示,活动当天新增 "郑商所投教基地" 公众号粉丝超 2000 人,投资者提交的防诈线索达 127 条,初步形成 "场景吸引 - 知识输入 - 行为引导" 的投教闭环。
随着夜幕降临,金融岛建筑群上演主题灯光秀,"理性投资"" 守护钱袋子 "等标语与璀璨夜景交相辉映,成为城市新的文化符号。参与活动的某期货公司负责人透露,已有 15 家企业预约入驻即将落地的" 金融岛投教基地 ",计划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套期保值培训课程、针对老年群体的防骗手册等特色内容。
此次活动的成功实践,为破解投资者教育 "最后一公里" 难题提供了郑州样本。当金融知识融入城市生活场景,当严肃的风险教育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投资者教育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变成一场充满探索感的知识之旅。正如现场一位退休教师所言:"这种形式让我想起年轻时的寻宝游戏,不知不觉就记住了期货交割流程和防诈要点,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
从黄浦江边的陆家嘴到黄河之畔的金融岛,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教育正在经历从 "粗放式普及" 到 "精准化服务" 的升级。郑州的此次尝试,不仅为中部地区投资者带来一场知识盛宴,更探索出一条 "以城市地标为载体、以科技互动为手段、以生态构建为目标" 的投教新路径。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趣味体验中建立理性投资理念,资本市场的良性生态建设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